土豆蘑在哪长?

纪淑君纪淑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马铃薯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消费量,仅次于小麦、玉米和人均占有量居第四位,被世界粮食会议任命为全球第五大粮食。马铃薯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是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高寒地带的气候非常利于马铃薯的生长。由于长期栽培的选择,也在全球各地培育出多种品质类型。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马铃薯是全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全世界上有1/3的人口以马铃薯为口粮。

马铃薯在种植时,要经育苗期、开花期、果期以及贮藏期等,在栽培条件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条件的要求较为复杂。一般将马铃薯种在秋季进行种植,在第二年春季收获,由于马铃薯在地下生长,在生长中还需要大量的水分以及养料,因此在马铃薯生长时,需要充足的水分、养分、适宜的温度、深厚的土壤以及清爽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马铃薯能高产、稳产。

马铃薯适合在微酸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种植。马铃薯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不高,但在疏松肥沃的土里种出的马铃薯会比贫瘠的土壤种出的马铃薯味道更香甜。马铃薯对水分要求高,特别忌旱,当出现干旱时,叶片会因缺水而枯焦,生长变缓,薯块增长小。而在马铃薯开花期结薯前,如果水分过多的影响会影响结薯,并容易引起病菌侵染而腐烂,形成空薯和畸形薯。同时,马铃薯植株高大且茎叶繁茂,而且全株都在地上部分生长,对水分需求量很大,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马铃薯在不同生长期对光照的要求不一样。发芽期喜弱光,而阳光强烈,温度高,对出苗不利;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光照,以满足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有机养分的制造和积累;结薯期要求有一定强度的光,要求较强的光照,有利于茎叶的光合作用、块茎的生长和膨大。同时,马铃薯耐弱光性较好,种子出土后,遇弱光条件也能正常生长。结薯期后,强烈的阳光容易引起茎叶的枯黄和老化的茎叶提前脱落,而块茎生长受影响较小。因此在高温强光时,可适当用竹帘或草帘遮阴,以减少水分的蒸腾和高温伤害,保证茎叶的正常生长。

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18℃,在该温度下,马铃薯生长旺盛,结薯大,块茎皮色黄,肉色腊白,口感较好,淀粉含量高,且块茎膨大期长。在10℃以下块茎停止生长,温度高于25℃时,虽能结薯也能膨大,但块茎皮薄,味淡,品质差。若温度高于30℃,则不能结薯。薯块形成期到始薯期阶段,气温为15℃~20℃,地温在16℃上下。土温过高或过低,对马铃薯生长都不利。低温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温度过高则影响薯块发育。在19℃~23℃左右时,株高增长缓慢。马铃薯随株高的增长,种植段提升而逐渐降温,以叶面不结露为基本标准。马铃薯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0000勒克斯。光强大于10000勒克斯时,光合作用迅速增长。光强超过40000勒克斯时,茎叶生长受阻而衰弱。

马铃薯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时,只要土壤温度保持16℃~21℃以上就能结薯。温度大于20℃时,马铃薯开始发芽现蕾。温度逐渐上升,块茎形成,达到18℃~22℃,温度最高为23℃,块茎开始停止生长,植株生长逐渐衰落。马铃薯收获期平均温度为22℃~24℃。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性,一般将马铃薯的生长季节按照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进行划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可以大致可分为种薯形成期、出芽和定植期、幼苗生长期、营养生长阶段、结薯期、块茎生长旺盛膨大期、块茎成熟期及采收期等。马铃薯生育期可以分为5个时期。

第一是发芽期

马铃薯种子繁殖,从种薯催芽开始,到出苗为止称为发芽期。春马铃薯温度低,需20天左右,夏播仅需1周;夏播从播后到出苗,约3天左右。

第二是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1叶片平展,主茎达2~5片叶为幼苗期,春播生长期40天;夏播25天。

第三是开花期。

马铃薯开花期是雄蕊、雌蕊的雄蕊开放,柱头呈微黄色称为开花期,或花期。春播生长期20天,夏播10天。

第四块茎成熟期。

开花期以后,地上部份茎叶的生长停止,块茎迅速膨大,植株由青转黄叶枯焦,到茎叶由绿变黄到枯黄脱落,全株枯死,称为块茎成熟期。从始花期到茎叶停止生长为块茎成熟期,春播生长期50天,夏播45天。

第五为块茎采收期。

从块茎开始收获,经10天以后,块茎停止生长,称为块茎收获期。从块茎收获到100天左右,春播的块茎成熟期到收获期,需100天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