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骨头顿什么好吃?
老北京有“吃烧羊肉,喝二锅头”的说法。 以前没有冰箱,为了在夏天也能吃到新鲜羊肉,就把刚宰的羊做成熏羊肉或者酱羊肉。但这样做出来的肉味道不够纯正,还有些腥味儿。有人就想出了涮羊肉这个办法。
先把羊肉用佐料腌一晚上,然后灌上凉水,开始涮。涮完一遍再涮第二遍……这样反复涮,把血水涮出来,腥味儿就没了。不过,涮的时候不能等锅里开水开了再下肉,那样会使肉变老变柴。要等到汤底沸腾起来,下面条都绰得来,也就是85℃左右时,才是涮羊肉的最佳温度。
涮好的羊肉配上麻酱、韭菜花儿、豆腐丝、香菜、醋和酱油,滋味美极了! 这吃法传到了北方其他地区,就变成了“涮羊肉”。不过,各地做法略有区别。有的加辣椒油,有的加韭菜花儿和水粉条,还有的地方会放些酸菜……反正都是凭经验,靠感觉,越好吃越受欢迎,越做越大。
不过,最正宗的涮羊肉可没那么简单。要想做到极致,可是很考验人的哦~比如选用的锅底就不是清水这么简单了。以前老北京有“吃烧羊肉,喝三眼壶(指二锅头)”的说法。这“三眼壶”可不是指里面有三个嘴儿的壶,而是指经过三次蒸煮的酒。也就是说,用来涮羊肉的锅底不是清水,而是经过多次蒸煮的粮食酒。现在也有人用啤酒作为锅底,据说口感也不错呢~
除了锅底有讲究外,羊肉也是有要求的。不是随便哪里的羊肉都能涮着吃。只有纯草原的羊,肉质鲜嫩,无膻气,才适合涮火锅。而且这种吃法很能出肉味儿,肥肉的油脂化开了,吃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腻。 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得甲亢的越来越多,因此市面上优质的羊肉也越来越少。想找到合适的羊肉来涮火锅可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