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凉皮哪家好吃?
个人最喜欢吃的是秦镇凉皮,据说始创于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位时,当时秦始皇修建陵墓时,为了防止河道水淹陵墓,在河两边筑堤,让河水从中穿过,形成一道河堑。
到了汉朝,有一姓贾的人家在河边开了一个小酒馆,招待过河的渔民和路人,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了两道题,一道是“蒸饼题”(用面粉做形状如荷叶的饼),另一道就是“凉皮题”了,因为蒸饼太烫没法吃,而凉皮凉爽可口,从此有了凉皮这道美味。 后来经过传承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秦镇凉皮。
制作过程也比较独特。先把优质高筋面粉调成面糊,倒入容器之中,盖上盖子发酵,待面团发至原体积的两倍大的时候,把面糊倒出来,放入特制的竹屉里蒸熟,然后切成细条,加入黄瓜丝、醋、酱油、味精等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
做凉皮的面粉一定要用高筋粉,这样才有嚼劲。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汉中城固县东距西安300多公里处有个古路坝村,这里有一所国立东南联大文科研究所。所里的生活相当清苦,所里不少学者常常到附近县城赶集,以补贴生计。
他们常常买到一些当地特色食物,其中有一种叫“麻食”的小吃让他们十分喜欢。所谓麻食就是用面做成小疙瘩,加上青菜煮成羹汤食用。这麻食做起来方便,吃起来爽口,而且可以充饥解饿,正合他们的口味。于是他们常常买回很多麻食,够几天的分量。 有一天,刚好有位来自陕西扶风的研究员休假回家,看到他母亲正在擀面,就问妈妈准备做什么,他母亲说要做麻食。这位研究人员想到研究所里有一位云南籍的厨师,最拿手的菜就是酸酸辣辣的酸辣鱼,于是灵机一动,对妈妈说想做酸辣鱼。
他妈一听,顿时喜笑颜开,忙问儿子要怎么做好吃呢?儿子说要像做麻食一样去做,只是要把切好的鱼肉放到锅里用油炒一下,再放进鸡汤里熬上一会,加进盐、葱花等调料就行了。 他母亲听后就照着儿子说的做法去做,果然做成功了。以后每逢休息,这位研究员总会回到家中,帮母亲做饭,教她做各种菜肴。 后来,他母亲带了很多食材和料理方法到台湾,并把这些技艺传授给当地民众。久而久之,这种面食就在南方地区流传开来,并改名为“凉皮”。 用同样的方法做出来的凉皮,可是风味却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各地所用的面粉品质不一,有高筋的,也有低筋的;再加上卤子的区别,有的放辣椒油,有的不放,所以味道就各有各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