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牛肉汤下什么料?
对牛肉过敏的人不适合吃牛肉汤。牛肉属于高蛋白食品,对中医而言有健脾胃补气之作用,但同时还有易生痰、痰多等食疗禁忌。喝牛肉汤固然能补充身体营养,不过若对其过敏者则有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牛肉除了蛋白质丰富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能够滋养脾胃,且补血、补气效果较好。但从中医的角度而言,牛肉偏温燥,不宜多食,且患有胃寒、脾胃衰弱、糖尿病、营养不良、肾病、以及慢性肾炎的患者应忌食,还有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肝硬化患者的病人都不宜食。
不过,虽然多数人认为吃牛肉有益健康,但因为职业、体质、环境等多种因素,也存在很多不适合吃牛肉的人群。
对牛肉过敏者不能食用,民间还有“菌中葵花”的美誉,有《黄帝内经》中记载:“牛肉,味甘,入牌、胃、肾经。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韩氏医林篆要》中也记载“黄牛肉,味甘,性平,主消水肿,止淋密,散血滞,除百病,和中益气”。可见,牛肉的滋补作用显而易见。
而《本草拾遗》中,却提到:“牛肉多食,损人筋骨,肾病、痈疮人勿食”。认为牛肉多食有害。尤其是身体虚弱及患病之人,不宜食。
其实,牛肉是否需要常吃和多吃,要根据身体情况来定。如果本身身体容易生痰化热,则不太适合多吃牛肉,尤其是做汤的时候,尽量少放香料和油盐。
高烧患者不易吃牛肉,牛肉温热而不助火,油腻且含蛋白质、脂肪及胆固醇较高,多食容易助热,在感冒发烧时期,不宜吃,以免加重病情。
肝炎病人不可多食牛肉,牛肉属于高蛋白食品,对肾肝病患者将不利。
小儿不可多食牛肉,牛肉硬度较大,幼儿和肠胃不好的人不易消化,多食易增加胃肠负担,且口腔牙齿若尚未长成,也不能多吃牛肉。
怎样做牛肉汤最营养?
1、牛肉焯水。清洗干净后,在水锅中煮开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特别是靠近牛内脏的那块脂肪,很脏的。放姜片进去,煮出血泡。这个步骤可以去异味,也可以事先把牛肉汆烫一下,味道会更加浓郁。
2、熬牛骨高汤。牛骨高汤,是要熬出来的。放冷水入锅,煮沸以后,捞出杂质和泡沫。接着,加料酒,转小火熬制四个小时。熬牛骨汤,最好用牛骨。如果没有牛骨,普通猪肉骨头也行。不要用鸡肉,鸭肉之类的。因为,牛肉汤里的膻味来源就是软骨。
3、炒牛肉。用酒炒,可以去腥。加入少量水,炒制酥软,再放入高压锅中。如果没有压力锅,那就用普通沙锅,慢慢煨。
4、牛肉入锅。炒好的牛肉,放进煮好牛骨汤熬一会。然后,转入普通砂锅,放入盐调味。接着,放蒜末,煮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