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臭菜有消炎的作用吗?

韩烨燃韩烨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臭菜,又名臭参、臭牡丹,为毛茛科乌头属下的一个变种植物,其干燥的块根为常用中药,市场上商品名为“臭参”,始载于《滇南本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胃腹疼痛、痈疽肿毒、蛇虫咬伤、经闭不通和产后淤血等疾病。

臭菜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0—1600m的山地、田边和林下,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锡金和不丹。

一、云南臭菜功效

臭菜在四川、贵州和浙江等部分地区皆作为民间药材使用,其具有祛痰消咳、散瘀止痛、消痈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劳伤咳嗽、咳嗽吐血、痈肿和毒疮等疾病。

一、云南臭菜的形态特征

臭菜为多年生草本,高35—120cm。根茎短而斜伸,黑褐色,其上有密集横皱纹,常具2—4个块根,块根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横切面类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环纹和散在斑点。茎单一,有棱,初时被反曲柔毛,后渐脱落变无毛。基生叶1—2,通常在 flowering 期枯萎;叶柄长8—31cm,下部有短鞘;叶片革质,5—7深裂至中部,中央裂片宽菱形或菱状倒卵形,长4.3—14.7cm,宽3.5—10.5cm,3裂,两侧裂片不等大,2裂片斜菱形或斜菱状倒卵形,全裂或浅裂,裂片边缘有波状齿或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疏被柔毛,叶脉明显;叶柄和叶轴具纵棱和沟。总状花序有3—14花,长7—25cm,疏散;轴和花梗密被直展或稍反曲短柔毛和开展的苞片;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或紫色,宽卵形或宽椭圆形,长(0.5)1—2(2.5)cm,宽0.6—1.6(2)cm,外面常被短柔毛;花瓣1,盔瓣状,长约1.7—3.6cm,上部宽1.5—2.5cm,顶端2裂,裂片短而钝,距圆筒形,直垂或稍弯向下,长于花瓣,长1.3—4.4cm,末端钝圆,无明显沟槽,上、下萼片小,舟状,侧萼片盔状,里面常有须毛;唇瓣倒卵形或倒心形,下垂,长约3.5—8.7mm,宽约5—9.5mm,不裂,先端浑圆,基部楔形,3裂片基部成一短囊,内有毛;花丝无毛,花药卵形;子房倒卵形,无毛,花柱短,柱头近头状,5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4—5cm,宽1—1.7cm。种子多数,狭倒卵形,长约1.8—2.5mm,褐色,表面有蜂窝状网纹。花期5—8月,果期7—9月。

二、云南臭菜与短毛臭参的区别

臭菜为毛茛科乌头属臭参的变种植物,在中国,乌头属臭参在不同地区分别具有不同变种,如臭参、短耳臭参、短毛臭参和窄裂臭参,它们的根茎和块根皆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本变种与臭参区别主要在于本变种茎上的开展的苞片较短,长2—7mm,萼片宽1—1.6cm,雄蕊短于花瓣。

三、云南臭菜的临床应用

1、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

臭参研末水泛为丸,每次6—9g,每日2次,饭前1小时服用;或用根或全草浸酒服用,每次30—5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