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什么搭配最好吃?

危丽君危丽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万物皆可鱼”,是我听到过对鱼肉最尊贵的描述了 鱼,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一道食材了。无论是海边渔村还是雪山草原,无论街头小馆还是五星级餐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看到鱼的踪影。鱼,可以说是“中国菜肴”这个概念里,最重要的一环。

没有鱼,很多经典菜式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古人说“鱼之味,乃百味之宗”,这句话一点儿都不夸张。

在烹饪方法上,无论是“煎、炒、烹、炸、溜、爆、烧、焖”“炖、煮、煲、煨”,还是“凉拌、卤、酱、烤、熏”,无一不是把鱼做成美味佳肴的好方法。

而在众多做法中,“焖”似乎是最能保留鱼肉本味的烹饪技术之一。用“焖”做出来的鱼,汁浓味足,味道醇厚,回味悠长,是鱼的美味极致体现。 “焖”字,上面是个“冥”字,下面是个“问”字,合起来就是“冥思苦想”的意思。做一道美味的焖鱼,的确需要花些心思。

首先在选择食材上就得下工夫。适合做焖的鱼一般体型较小(除鲈鱼外),头部较钝,身体较薄,骨头较少或根本没有骨刺,内脏较少。这样在处理的时候就能省去许多麻烦,也能更好地保持鱼肉的鲜嫩。 其次就是在制作过程中控制火力和时间。做焖鱼一定要用中火,小火焖出来的鱼又腻又软,大火则会夹生。至于时间的把握,就要根据鱼的大小、老嫩程度以及火力来灵活掌握了。

我做焖鱼有一个特点,不加盖子,因为盖上盖子会促使水分流失,让鱼肉变硬。但如果不加盖子,锅内的蒸汽水就会不断蒸发,随着水分的减少,锅内温度会有所上升,这样也达到了焖的效果。

除了这种最简单的砂锅焖鱼外,现在也有一些新奇的焖鱼法。比如之前在网上就看到有人推荐用电饭煲来做焖鱼,我觉得这个方法就很不错。电饭煲做出来的焖鱼软糯可口,很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董晨栩董晨栩优质答主

鱼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5%,其易于消化吸收,一般被人体吸收的平均效率是96%,而且含有丰富的epa和dha脂肪酸及维生素A、B族和微量元素硒等,中医认为,鱼肉具有补气健脾、养肝泽肤等保健功效。不同类的鱼营养特点也有差别,从脂肪含量可以看出淡水鱼<河鱼<海鱼。

鱼肉可做凉菜、热菜、汤菜。鱼肉烹调时应用旺火,短时间一次煮熟,不要反复加水烹调。

为了增进食欲和补充营养,在烹调鱼肉时常搭配一些蔬菜,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可调节人的生理功能,还具有抗感染和降血压等功能,维生素p与鱼肉含有的脂肪分解酶有效互补,使脂肪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另外鱼肉与木耳或香菇搭配可减少胆固醇的升高。

鱼肉在日常生活中搭配很多,推荐几种健康的吃法:

糖醋鱼块

材料:净鱼肉500g,青椒、胡萝卜、葱、蒜、姜、料酒、酱油、白糖、醋、盐、水淀粉。

制作:鱼去骨切成块;青椒、胡萝卜切片;鱼块加葱、料酒、酱油、盐腌渍30分钟;腌好的鱼块加水淀粉码一下;锅中做油,7成热下鱼块,炸至金黄捞出;锅中留底油,爆香葱姜蒜烹入1:1:2:3的酱油、盐、糖、醋,加水对成糖醋汁;下入所有原料翻炒均匀,收汁即可。

健康提示:青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矿物质;胡萝卜含有β-胡萝卜素与有机碱,可杀菌消炎,其中的黄酮类色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蒸鲈鱼

材料:鲜活鲈鱼一条500g,姜、葱、料酒、盐、生抽、糖、醋。

制作:鲈鱼洗净后用葱、姜和料酒腌渍5分钟;鱼身切花刀,姜切片、葱切丝,铺在鱼上;大火蒸10分钟后取出,去掉葱、姜;加葱丝、姜丝,将生抽、糖、醋调汁浇在鱼上;锅中烧油至7成热,浇在淋了汁的鱼上即可。

健康提示:生葱、生姜配用可发散湿寒,具有较好的预防感冒作用。

黄焖鱼

主料:草鱼750克。

辅料:香菇(鲜)50克、玉兰片50克、冬笋50克、肥膘肉50克、花生油80克、酱油100克、料酒15克、盐5克、味精2克、葱白25克、香油25克、淀粉(豌豆)15克。

制作:将鲜鱼去鳞,去内脏,去鳃,清洗干净,两面打上深约1厘米的十字花刀。冬菇洗净,放在水中浸发,去蒂。冬笋、玉兰片洗净切片。肥膘肉切成片。炒锅上旺火,放花生油,烧八成热时,下鲜鱼稍炸,取出。炒锅内留少量油,烧热,下冬笋片、冬菇片、玉兰片、肥肉片及葱白段略炒,放蒸鱼豉油、料酒、酱油、上汤烧开,再把鱼投入,用小火焖约10分钟,然后转大火,加精盐、味精搅匀。将鱼铲入碟中,原汤用湿淀粉勾芡,淋入芝麻油,加包尾油,浇在鱼面上便成。

健康提示:鲤鱼肉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气、健脾胃、逐水湿、清热解毒、止咳下气、消肿祛湿、增精益髓等功效;香菇有化痰补气,和胃助食,通治难产的功效;鲜笋味甘、性寒,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猪膘肉味甘性平,有滋阴润燥功效,常用于体虚津亏之人,作为药膳辅制。

总结:其实鱼的营养和做法说也说不完,说不完,总之要吃鱼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