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夫妻肺片好吃?
在成都有很多做夫妻肺片的,但最好吃的还要数成都最著名的“夫妻肺片”店——赖汤圆(原赖汤圆酒家),它位于成都市东御街18号(近人民中路),现在由老板娘的儿子继续经营。据说,早在清代同治年间,成都的“锦江区”和“仁寿县”分别有一对叫赵占奎和赵占明的小木匠,他们各自娶了一位姓周的姑娘为妻;后来他们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在一家面馆当帮工而认识,并结为夫妻一同去重庆谋生。
他们在川北道衙门里做了一年多勤杂工作,手艺日渐成熟,就摆了一个小摊,卖油炸焦圈、豆汁儿等北京小吃。由于他们做的东西味道好,渐渐有了一些名声。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广州等地的美食馆纷纷内迁,这些店铺的厨师们来到成都后经常互相攀比,看谁做的菜更合大众口味。当时,杭州楼外楼的厨师刚巧也在成都,听说了这对木工夫妻的名气,便登门拜访,想请他们到杭州去开一家分店。但是,这一对木工夫妻认为他们的手艺不过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上不得台面,就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自此以后,他们的小吃摊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连附近街道上的灰尘都被踏得干干净净。他们根据顾客的喜好制作各种风味的小吃,其中最为畅销的要数豆腐脑和凉粉。为了招徕顾客,他们还推出许多新奇的点心,比如烫嘴馍(用死面擀制成薄皮包着肉馅,做成类似饺子样的食品)、蛋烘糕(用鸡蛋、面粉调成蛋液,加入糖或者咸菜末制成的糕饼)等等。
除了点心之外,他们卖的菜肴也以卤煮为主,比如肥肠、肝腰、炸灌肠等等,因为价格便宜,味道好,也很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加入了卖冰糕、酸梅汤等项目。1956年,他们响应政府的号召,把铺面搬到一条小街巷里面,改名为“赖汤圆”。虽然名字改了,但是味道依然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