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好吃在哪里?
说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识,黄桥烧饼最早的名字叫做“酥饼” 《泰兴市志》记载:“酥饼,形如月饼,皮色金黄,酥脆可口,在市面上颇受欢迎……” 这个“酥饼”跟现在大名鼎鼎的“黄桥烧饼”关系可大着呢! 在民国时期,这个“酥饼”可是很有名的。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著名诗人柳亚子来到泰兴探访好友吴海鹏,当时吴海鹏正身患重病,柳亚子前去探望时,作七律一首,其中一句 “病里不知秋已暮,饼师今复到门来” 中提到的便是有名的“酥饼”。(《访病》)
那么为什么一个酥饼会在外地有名呢? 原因就在于这个酥饼很好吃。
那它好不好吃呢? 咱们可以看看清末文人洪昇所写的《长生殿·醉扶归》中如何描述的:“薄脆酥胡桃啊,糖花麦饼儿啊……我尝着,我尝着,卷在舌头上儿,滚热的香米粥儿呀……”(《长生殿》,第九出) 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酥饼的口感是“薄脆”、“酥”,而且配上香米的粥正好美味可口。
当然,这种好吃的酥饼制作工艺可不简单。 根据《泰兴市志》载:做酥饼要先和面,和好的面团要经过揉搓、擀制成为薄片后,裹上熟芝麻,然后折起来再擀成薄片,这样反复三、四次,做成圆饼状。 做好的圆饼要在锅上煎至两面金黄色,才算完成。
当然,现在做酥饼的可不止泰兴人。最近我在南京几家老字号店里也发现了它的身影。
例如在南京著名的桂花糖芋苗店“顾奶奶”,除了主打的桂花糖芋苗外,还卖着一些糖点,在这之中就有我们熟悉的酥饼。
再或者南京老牌子饭店“金陵饭店”的中餐厅内,也能看到有卖的,不过价格可就比“顾奶奶”要贵了。 总之,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家里,只要你愿意动手,你都能吃到这地道美味的“酥饼”。 我相信,当你吃过之后,你会感慨,原来这小小的酥饼还有如此多的故事,这么多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