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哪家馓子好吃?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汝南人,对馓子和豆棒那可是情有独钟,现在在郑州上学,每次回许昌的时候总会买上一些。 说起馓子和豆棒来,不得不说一下它们的来历。 关于它们两个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公元前196年刘邦追杀匈奴单于,因为饥渴劳累,加上受伤,竟然躺在草地上睡着了。就在这时他梦见一个身穿锦衣的女子告诉他,前面有一片水草丰盛的湖泊,那里不仅有许多鱼和鳖,还有一种形状像藕但颜色是浅红色的植物,味道很好,可以吃。刘邦醒来后果然找到了梦中的湖泊,并且按照梦中女子的指点挖出了那种不知名的蔬菜,煮熟了吃。没想到这种蔬菜味美鲜嫩,让人大快朵颐。刘邦吃了之后十分高兴,就给这种菜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水。后人根据“春水”这个名字给这道菜取了一个更雅观的名字——“春卷”。 到了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城内外处处有卖春卷的小贩,用面皮包裹素菜,做成卷状,放入热油锅中炸熟食用。后来,人们发现用面粉掺和着做成的春卷皮子酥脆香甜,而且存放时间也长,于是逐渐取代了以前的薄皮,成了如今的春卷。而馓子则是由春卷演变而来的。 关于馓子的做法,《拾遗》中有记载:“以白水煮麦,令熟;置盆中,用细箸搅千下,成沙烂,捏之为饼,细环解之。”“解”即现在的“铰”字,意为用刀剁碎。这里所说的“水麦”就是现在所谓的面食。用水煮好的面团放在盆中,用筷子搅散,放在旁边待用。然后,把油下锅烧热,调成小火后,将葱花、姜丝等调味品放进锅里爆香,随即倒入清水,加入食盐,烧开成卤汁后,再把面糊倒进锅里搅拌成块儿,待熟后盛盘。最后一步是将做好的面块儿用手撕开,拉长,绕着盘子一圈圈摆好,稍加造型即可。 不过,现在的馓子已经没有以往的那么麻烦,可以放在冰箱中冷冻起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化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