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清蒸好吃还是红烧好吃?
小时候生活在长江边上,我们那黄辣丁叫做昂刺(读第二声)。小时候家里穷,夏天就是昂刺天,每天早上拿着塑料袋子去捞,然后煮熟了直接当早饭。记得有一次,我爷爷给了我几块钱,让我去买肉(那时觉得买肉很奢侈),结果我看到卖鱼的小摊上新鲜肥美的昂刺,马上改口说要吃这个,把钱花在了吃上面。所以,对于这道菜的记忆可以说是深深刻刻印在脑海里。 后来去了外地求学、工作,每次回去一定会找个小馆子吃上两碗饭。那时小馆子的菜单都很简单,一般都是炒青菜1元钱,豆腐肉丝2元,排骨3元……而黄颡鱼,是10元3条。因为便宜量又足,所以总是点的菜。那时小馆子做菜都是放大料,把黄颡鱼煎得金黄,再加上干辣椒、花椒各种佐料,做出来的味道真是回味无穷。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能吃到这样一条鱼,真是幸福感爆棚的一件事。
再后来,离开了家乡,到了远方,遇到了我的先生。他是一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不仅知道如何享受生活,也善于从生活中找到乐趣。他第一次跟我回上海过年时,带我去买年货,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时的黄颡鱼已经涨到了49元/斤。他买了一条,说给我做一个黄颡鱼骨头汤。我从来没有喝过用鱼骨头做的汤,于是满怀期待地等着这碗鱼的“骨头汤”。谁知道端上来却是一只冒着热气的蒸锅,里面铺着嫩绿的蒿草,点缀着几块姜丝,而那条鱼则静静地伏在蒸架上面。我有些失望地问先生这是做什么呀?先生说这道汤需要至少两个小时来准备和炖制,现在还不能喝呢!接着他就离去了。
两个小时后,他把那个蒸锅端到我的面前,笑着说现在可以喝了。我顿时满血复活,原来这道汤是需要这么长时间准备的啊!先喝上一口热汤,鲜、香、醇、美,各种滋味萦绕在唇齿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时再夹起蘸水里的鱼片,入口即化,简直让人欲罢不能。那天我们两个人把那条鱼吃得干干净净,连汤汁都不剩。
后来我们也过上了柴米油盐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家。但每逢节日,先生总会做一道清蒸黄颡鱼,作为我们家的“节日招牌菜”。有时女儿会不高兴地看着我们把盘子里的鱼肉吃干净,嚷嚷着也要吃。这时,先生就会把她抱起来,笑盈盈地说,宝宝等会儿呀,爸爸马上就吃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