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包子什么馅的好吃?
作为一个北京人,要说素包子最好吃的,那还得是白洋淀的包子。 不要怀疑,就是野生的那种白洋淀。我小时候住在西三环,但是每年夏天都会跟着父母去白洋淀摸鱼、划船、喂鹅。。。(是不是特别有渔家傲的感觉 ) 在那里有个传统,早晨会吃一种叫做“糊涂”的食物。
说它是糊不如说是粥——里面有大米但是水很少,稀稀的那种,会有花生米、栗子肉、红小豆等等各色豆子,最好还有煮熟的河虾,如果早上能吃到一碗这样的“糊涂”那是相当美的了。
但最神奇的还是这碗“糊涂”后的包子——不是韭菜鸡蛋或胡萝卜豆腐皮的馅料,而是纯素的,青翠的面皮包裹住鲜嫩的香菇丁,微微露出的嫩黄色的是刚刚好的马耳朵葱末,薄而透明的小薄皮儿像个娇俏的美人儿,一口咬下去,面皮的韧性夹杂着香葱的香气在唇齿间游荡,唇齿嚼着香软的香菇,混着清爽的葱香,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啊!
后来年纪大了离开了那个小镇才逐渐知晓这份妙处的来历——白洋淀的水生植物丰富,其中有一种叫作“凤眼莲”的植物,它的叶子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味道很不错;同时白洋淀的水质很好,没有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所以那里的粮食可以称得上是天然无公害的了,用那儿的谷子做的小米味道最佳,用那儿的麦子磨得面粉做食品也是味道一绝。
用那里的东西做出来的素包子皮薄陷多,清香扑鼻,好吃不腻,让人越吃越爱吃。 对了,这种包子的蒸法也很特别,需要用大火蒸,而且是连蒸三四个才好吃,你如果看到卖包子的店家炉子边上摆着一大堆锅贴似的包子,那可千万别犹豫,买就对了,保证香到你吮手指!
好吃的素包子馅很多,做包子的技巧也比较多,馅料调制方法得当,包子的口感就不错,馅料鲜香味美、味道可口,主要是做好了馅料的这几大味道。制作包子馅料,一般多以猪肉为原料,也有完全采用素馅的包子,素包子馅料主要以白菜(莲菜)、韭菜、冬瓜、南瓜为多,素包子的做法比较简单,而包子馅料的调制可是个难题。
调馅时,要想做出鲜美可口的包子馅料,须抓好三大味,即鲜味、香味、和麻(辣)味,抓好这三大味,在具体操作中做到“三小”,即小苏打、小盐、小葱花,抓好这“三大”、“三小”做馅,基本上不会做坏。
一、菜料的选择,最好选择白菜(含水量较大)、莲菜(口感脆、无渣)、南瓜(味甘、含水量少)、韭菜(香味足)等较为适宜,这类菜料做馅包子,口感好,味道美,而且包子成型好,易包捏。
二、鲜味的提取,一般主要用鸡蛋来完成,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料酒,将鸡蛋搅拌均匀,用油煎或炒熟,这样做馅,鸡蛋不要一次加入,生鸡蛋加进馅料后,包捏时太粘手,做熟后口感差,味道不好,一般加煮熟的鸡蛋为好,肉馅包子,用猪肉,用五花肉更好,五花肉肥瘦兼有。
三、香味的提取,素馅包子主要是加点“五香粉、胡椒粉等”、“肉馅包子是用五花肉”,这样,都会大大增加包子馅料的香味,使包子的味道更鲜美,更加可口,味香美、口感更好。
四、麻(辣)味的提取、加入椒盐或五香粉、十三香等,都会增加包子馅料的麻(辣)味,在馅料中,加入适量的辣椒、咖喱粉、花椒粉、山楂条等,也会增加馅料的味道,做出来的包子味道更加美。
五、小苏打的使用,做包子必须使用小苏打,碱性物质会使馅料中的鲜味更加容易提取,使包子的味道更鲜美,小苏打的量不需要多,一般大白菜馅时,加0.5-1克小苏打,莲菜馅、韭菜馅加一些即可(0.5克以下)。
六、盐的使用,盐也是调味品,盐的量不宜太多,加多了味道太咸,口感差,一般大白菜馅加3.5克左右食盐,莲芯、冬瓜、南瓜、韭菜等3克左右。
七、葱姜的使用,包子馅一定要加入葱、姜,这可是最提味的调味品,有了葱、姜的加入,会使包子馅的味道更鲜美、更加的可口,味道更加好,一般大白菜馅加30%左右小葱、莲芯、韭菜馅加20%左右葱花。
八、菜馅的用水,菜馅一定要将菜中的水分控净,可将菜挤干,放入盆中,上面盖一层干面粉,再挤一次水,将洗去的菜水倒掉,将菜与馅料拌匀制作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