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怎么做好吃?

双含玉双含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在老家,最开心的就是秋天到了,可以吃树叶了; 那叶子,有的是深绿色的,肥厚厚实、多汁;有的却是浅绿色,薄如纸,柔嫩得很。 把那种厚的、肥厚的叶子摘下来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捞起来,揉碎拌上盐,就是一餐美味,香喷喷的。

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树叶子,觉得又涩又不好吃,还特容易塞牙缝。所以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拣那些没长出来的新芽(其实也就是初冬的时候新长出来的淡黄色的叶子)和薄如纸的嫩叶。可是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会有一口咬到树皮的感觉,涩得要命! 那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烧树叶”的游戏,用泥巴做灶台,把捡回来的枯树枝和树叶架在上面当柴火,再往里面添一些枯草和落叶,点着火,等火焰熄灭之后,就已经是香的不得了的一锅饭菜了。

后来出来打工,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却仍然怀念着那一锅用树叶做的饭。于是我在菜市场捡回一堆枯树叶,准备用同样的方式来做成一桌树叶大餐。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首先我把树叶洗了很多遍,但是仍然残留着树叶的绿色痕迹。然后我发现用清水煮好以后,叶子的颜色已经淡了许多。 接着我就开始做菜了:青菜炒树叶、麻婆豆腐烩树叶、土豆炖树叶……最后做了个汤品——鸡蛋叶汤。在临睡前把食材放进去,想着第二天一早就能喝上美味的热汤了。没想到早起打开锅盖,却看到一层厚厚的油膜浮在水面上。原本绿油油的树叶已经完全变色了,看上去黑乎乎的,闻上去也是油乎乎的味道。 我尝了一块,苦涩味依旧,完全失去了原本清香的口感。

难道是清水煮过了头?或者是时间不够?我又重新下锅,按照之前的步骤再次制作,然而到头来还是失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样是用清水煮,为什么之前用树叶来做饭时就能够成功呢? 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原来有些树叶是不能直接用来煮着吃的,比如桑树、杨桃树的树叶就含有毒碱,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中毒。而很多植物为了自我保护,会在自己的叶片中分泌出具有苦味物质的酶,这样的酶遇酸则失去活性,我们在制作树叶菜肴前应先把叶子泡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烹调,这样可以尽可能去除叶子中的苦味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