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炒土豆的炒怎么写?
炒chǎo是一种烹饪方法,是将食物切好后放在锅里用油煎熟,是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翻动使熟的烹饪方法。《广韵·皓韵》:“炒,熟炒。”元代《王桢农书·百谷谱·种荞麦》:“生则淘净,煮而炒之。”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我替你多要点灯,赶著写完了,好去歇息.只怕今日不能写了,明日还有一篇词呢。老太太吃过饭的东道上,还有两碗酒,你把这一碗喝了,我还有一碗汤似的酸汤,再喝碗,就吃饭罢,比炒的炸的强些。”
《现代汉语词典》对“炒”的解释有三条:1、把东西放在锅里,用油煎熟:~鱿鱼。2、翻炒,比喻反复评说:旧事重提~。3、职业.行业:内行~。
一问便知,炒菜的“炒”原本只用来描写烹饪方式,“炒鱿鱼”一词的出现,使“炒”字有了驱逐之意,但使用范围还不广。有“炒鱿鱼”就有“炒对象”,“炒”字的“甩掉、割舍”意义开始引申到社会活动领域。这时,“炒”字仍可称“烹饪字”。后来,“炒”字进一步引申为“干短暂性的事情”。“炒房”一词的出现,“炒”字正式完成了其意义的跳跃,成为“买卖流通字”。接着,“炒股”、“炒期货”等“买卖流通字”又进一步催生了“炒金”、“炒油”等字,这时,“炒”字的意义又由“买卖流通”回归到了“加工烹调”。
“炒”字完成了意义的循环,在这一过程中意义逐步扩张,产生多义,最终成为一个兼类词。意义的引申和类推是“炒”字由烹饪字转变为买卖流通字的根本原因。汉语中,词类活用十分正常,本是描写社会活动的“革命”一词,用类推方式加上“炒”字,就成了“炒革命”一词。同样,“炒”的类推使烹饪字转化成了社会活动字,使买卖流通字又转化成了烹饪字,“炒”字完成了意义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