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哪个部位好吃?

匡瀚雨匡瀚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来说说吧! 猪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肉类食品之一,我国生猪年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2017年我国生猪出栏量54330万头,美国18496万头,巴西15419万头),消费量也仅次于牛肉和羊肉,排第三(2017年猪肉人均消费量106公斤,牛羊肉分别是57.8公斤和38.8公斤)。所以,猪肉好不好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愉快。 所以我们评价猪肉好不好,有两个维度,一是口感(鲜嫩程度、肥瘦比例等)二是味道(是否有腥味、异味,是否新鲜等)。接下来从这两个方面聊聊哪些部位的肉比较好。 先来说瘦肉,猪身上大部分的肉都是瘦肉,比如里脊(瘦肉中的上脑)、后腿(瘦肉中的外脊)、前腿(瘦肉中的梅花肉)等等。这些瘦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短,肌间脂肪少,因此肉质普遍较细,嫩度较好,但也有一些特点,比如上脑有少量筋膜,处理的时候要注意;外脊带一些骨头,需要仔细剔骨;而梅花肉因为连筋带膜,又是梅花形状,因此比较难切,需要剁成碎末。

再说肥肉,猪身上的肥肉虽然看起来比较腻口,但吃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最肥的五花肉一层层叠起来的肥肉+瘦肉层次感分明,配上独特的淀粉味,吃起来可盐可甜,满口生津,尤其适合做红烧肉、回锅肉这类菜肴。其次,夹心肉(前腿靠近下巴处)、肘子(猪蹄后面那块骨头链接的肉)、皮腰肉(猪肚子上一圈软软的肥肉)吃起来也比较香。

当然,判断一块肉好不好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新鲜程度。现在天气渐冷,鲜肉售卖大多会加盖保温,这种情况下,一般经过正规渠道进货的商家,新鲜度的担忧不大。但到了冬天,气温升高,鲜肉在销售过程中会产生热损耗,温度每升高1℃,肉的代谢速度就会加快3-5%,营养损失0.7%左右,冬季购买生鲜猪肉要特别注意,尤其是购买冻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出厂时间较长的产品。

禄虹倩禄虹倩优质答主

猪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其特有的味道,只要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就能将这一部位最好的味道“榨”出来。

猪蹄 老百姓有句俗话“逢蹄就上锅”,因为蹄部的肉比较硬,适宜用时间长、加水多的烹调方法。红烧、卤、酱都是最好的烹调方法。“东坡肉”、“老罐肉”、“扒猪脸”、“酱猪舌”都是不可不尝试的美食。猪蹄中胶原蛋白含量很高,而胶原蛋白在烹调时会转化成明胶,能很好溶解于汤汁中,因此猪蹄一定要吃汤,而且要趁热吃。

猪肚 生吃的话首选广东的“太爷猪肚”,蘸上用姜汁调成的酱料就可以生吃了。烹调中用油滑和汆汤是最多的方法。如“油滑猪腰”、“生熘鲜肚条”等。除了采用快炒和汆汤之类的迅速烹调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方法让猪肚味道更好。像卤、酱、腊、熏等。

猪排 烤、炸或是红烧、卤、酱、腊等烹调方法。如果烹调中加些糖调和味道会更好,像“糖醋熘排骨”、“蜜汁排骨”、北京卤肉特产“门钉肉饼”。

肥膘 烤制成脆皮的肥肉,吃起来香酥,如北京烤鸭。

猪颈 我们经常吃的酱肘花中肘子连接猪身子的那部分即为 猪颈,口感酥滑。

口条 卤、酱

猪尾 卤,四川有道特色菜“卤猪尾”,将猪尾卤烂后蘸椒盐等调料吃,味道好极了。

猪腰 生吃、爆炒、汆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