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怎么煮好吃?
“南大米,北黄米”,是人们对北方小米的一个形象说法——这里特指纯野生、无化肥农药营养元黄的黄色小米(学名“谷子”) 在华北平原,农历十月以后,正是谷穗成熟收割的季节。金灿灿的谷子随着机器的滚动,进入碾米机,经过清洗、去壳等工序,就变成金黄色的原粮了。 如果直接煮着吃,会感觉口感粗糙,有些发硬,不好吃。这是因为小米中含有较多的植酸酶,这是一种水解蛋白质的能力很强的酶,能够使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变性的作用,从而产生涩味儿。 但是,如果用开水煮饭,先浸泡再加热,则会有不一样的口感。 在东北有一些地方有“烀”(hu4)的小米饭,其实就是把淘洗后的小米用开水焖制而成。这种方式更适合没有高压锅的家庭。
除了加开水,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辅料,会让米饭的口感更加独特。 比如说,广东人喜欢在饭里掺入炒熟的糯米或者粘米,这种做法叫做“添餐”;而河北和东北地区的人会在里面加入鸡蛋和黄酱,拌着饭吃,特别香! 其实我们小时候,妈妈经常做一种粗粮细作的甜食——“二米饭”。就是把一半大米和一半小黄米一起焖熟,这种搭配做出来的米饭,软中带韧,很有嚼头。 我自己做过,确实很好吃~ 小贴士:蒸馒头或者包子的时候,如果面发得比较好,也可以顺便蒸点黏软的“二米饭”,也是不错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