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粑粑好吃吗?
小时候住在乡村,每年清明前半个月左右,家家户户就开始做青糯饭(也就是把糯米用青蒿草汁液浸泡入味),做成饭以后要洒上少许的盐巴,然后放在竹篾箩里盖上盖子捂白,等整个屋里都弥漫着那种特别的清香的时候,那就说明青糯饭已经做好了。 做好以后的青糯饭可以用来做饭、做粥或者炒蛋,我最喜欢吃的是把煮熟了的虾米拌在青糯饭里,加点猪油,香喷喷的,可以吃两碗。不过最馋人的还是那金黄灿灿的煎青糯粑粑。 做好的青糯粑粑要先上锅蒸透,然后把蒸熟的青糯杷粑舀出来放在碟子里,准备下锅煎炸。我家用的锅不是电磁炉也不是电陶炉,而是用煤油炉子煎煮食物。所以制作过程和所用的工具跟现在的小年轻们肯定是不同哒~ 用小火慢慢的煎炸,等青糯枇杷表面泛起金黄酥脆的面衣并且有焦香味飘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出锅啦!配上薄荷叶和酸醋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哦~ 我最喜欢吃刚出炉的青糯枇杷,烫嘴也值得!
后来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每逢清明前夕总是会怀念故乡的青蒿味,会特意去超市买回糯米自己做来吃。可是再怎么做法怎么弄都觉得差点意思,总是觉得不够回味十足。 现在定居国外了,每年的清明还是会回忆那熟悉的乡间味道,也会试着去做给海外的朋友尝尝,告诉他们这看似平凡无奇却很让人念念不忘的青蒿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