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丸炒的什么?

尤林元尤林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为什么牛丸是肉馅而不是牛腿肉或其他部位的肉?

从制作上说:

1.因为牛肉纤维粗、弹性大,难以切成小块,更谈不上剁成肉馅了。所以,牛肉要用碾磨的方式,将生的牛肉制成牛肉泥。而在古代,碾磨是专指石碾,牛拉的石头碾子,用这样的方式成的泥,叫作“生碾牛肉泥”。

后来,牛拉石碾的景象渐渐少了,出现了电动石头碾,再后来,甚至连石头碾子也没有了,都是电动的了。可是,对于想吃牛肉的人来说,仍然是传统的石碾最好。为什么呢?原来,石碾在碾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发热的现象。而发热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耗能,二是磨擦。当然,发热会让牛肉的味道更好,更嫩,更具有弹性。所以现在,在吉林的公主岭、双辽,和内蒙古的通辽,还有黑龙江的一些地方,仍然有吃牛肉的传统,而且很受欢迎。这种传统方式做的牛肉,现在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叫“烫面牛肉”,因为要把牛肉烫熟了,然后再切成馅。

2.牛肉做成馅后,还要把牛肉馅“打”制成为丸(形状不一)。打,在这里有几个不同的含义。一是碾压的意思;二是打击,拳击或锤击的意思。用石杵或者石头把牛肉丸成肉泥,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去“打”。这就是在东北,过年的时候,要做的“蹦蹦”(用玉米织成的一种垫布)。把牛肉放在“蹦蹦”上“打”,用玉米秸秆做成的滚梳,从头至尾反复滚梳几百次至上千次,使牛肉馅肉皮紧密,无蜂窝眼。

过去,在东北的许多地方,尤其冬天来了以后,家家户户都穿“乌拉”…长靴。为什么做长靴呢?除了防寒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避免在雪地上走路的时候,脚后跟处的鞋子脱落。于是,人们就想出一个非常聪明的法子:在鞋后跟处拴一个“蹦蹦”。这样一来,既避免了雪地走路时鞋掉了,还提高鞋子的弹性,使人在雪地行走的时候更具灵活性。如今,像这样做的“蹦蹦”,依然还有人使用。而这样的制法,这样的作用,也是今天牛肉丸子的前身。之所以牛肉丸子没有沿用“蹦蹦”这个名字,是因为“蹦蹦”有一点点恐怖的成分在里面。如今,要找一个像过去那种“蹦蹦”的人家太难了。于是,就把碾磨牛肉的过程和功夫都用在了怎么做好一个牛肉丸子上。这也成了今天正宗牛肉丸子的关键的地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