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鲫鱼好吃吗?

怀依敏怀依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要说的是“草鲫鱼”这个名称并不准确; 正确的名称应该叫鲫(金鲫)鱼或者鲫鲤鱼、鲫瓜子等。 因为从生物学上来看,鲫和鲤都属于鲤鱼属下的两个不同地理分布种的鱼类,而由于历史原因,我们通常把生活在淡水的称为鲫,而把生活在海边的叫鲤。 所以,从生物分类上看,草鲫鱼实际上就是鲫的意思——指我们日常能见到的淡水鱼类中身体狭长的那一个种。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花鲫鱼则是鲤鱼的俗称,因为这种鱼身体侧面颜色为暗灰色并具有黑色斑点,背部颜色较深,腹部白色,看上去像身上的花纹被洗掉了,故称花鲫鱼。 不过,这两种鱼在我们平常的养鱼爱好者中地位相反——养过的都知道,普通鲫比较容易饲养,对环境要求不高,只要不大口味偏咸都可以,而花鲫鱼则相对娇气得多,对水质的要求也高得多。

回到问题上来,我吃过很多种类的鱼,但是要说肉质上让我印象深刻的倒只有草鲫鱼这一种,毕竟这种鱼在自然状态下长得较快,鱼肉纤维较为细嫩,再加上本身口感偏甜,所以吃起来味道相当不错。 用油煎一下,或是裹上面糊炸着吃,或是做汤,亦或是炖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要提到让普通人不是很能接受的特性,也就是除鲜之外,草鲫鱼还有一股浓浓的土腥味,这也是需要解决的事情,处理方法无非是去除内脏清洗沥干后,腌制去腥(料酒、醋、葱、姜、盐),然后清洗干净用来制作即可。

如果特别在乎土腥味的话,也可以把处理干净的鱼放到开水里煮片刻再制作,这样也能去腥提香。 其实,除了土腥味之外,草鲫鱼和其他的鱼一样也有鱼刺多、骨头硬、牙碜等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都没有严重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而正因为这些缺点,才使得草鲫鱼成为了大众能消费得起的平民鱼类。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而我又有机会选择的话,我可能更倾向吃三文鱼等海洋鱼类,毕竟鲜味更好,营养也更加丰富。 但如果要考虑性价比以及实用性的话,草鲫鱼无疑是第一选择。

钮珠琪钮珠琪优质答主

草鱼(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草青、团鱼、混子、白鲩、草斤子、厚嘴巴、青鲩。鲤科、雅罗鱼亚科、东亚雅罗鱼族、鲤鱼属。

体长,略呈梭形,腹部圆。头小,吻钝而圆,口角须1对。

体长350MM、重700克左右。体侧扁而高,尾柄较短而高。头小,吻钝圆,口裂较阔而斜,下颌稍突出,口角有2对长而略带弯曲的须。眼小,有脂眼睑覆盖,使眼球看起来是透明的。体表光滑无鳞,仅在头背部及身体各鳍的基部等处具有一些圆鳞或栉状鳞。背部黑灰色,腹部白色,体侧具10~12个黑色斑块。

栖息于江河、湖泊、池沼等水底泥质较软的缓流带或静水水体。食性很杂,以植物为主,主食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并吞食螺、蚌、蚬、水生昆虫、蚯蚓、动物尸体及有机碎屑等。在池塘中也喜欢争食投放的草饼、碎花生饼。性孤独,不集群。1年仅产卵1次,产卵期为5~6月,每次产卵20万个左右,卵粘性,产在水草上,经2~3天即可孵化成幼鱼,幼鱼经2~3年才达到性成熟。生长速度较快,50克左右的幼鱼经1年饲养即能达400~700克。在湖北、湖南和南京、芜湖以南地区饲养当年可达到600~800克,甚至可超斤重。在水温6~9℃时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15~25℃。

在湖北、湖南以南地区越冬不设增氧机的池塘,水深保持1.3M以上,北方地区水深保持1.4M以上。适宜的PH值7~8.5。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可进行高产养殖。一般50克左右的幼鱼放养900尾/AM2,可与鲢、鳙鱼混养,混养的放养量为200~300尾/AM2,鱼种大小为5.0~8.0CM,混养的主养鱼类应以草鱼或鲤鱼为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