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做的凉糕好吃?
我吃过很多种凉糕,有红糖的、白糖的、红豆沙的,还有加了芋圆和紫米的,不过感觉最好吃的还数自己在家做的。 以前没有做凉糕的方法,只能买着吃。后来看了《食在四川》这档节目,才知道自己做凉糕原来很容易,马上动手做了起来。 我的做法是在糯米中加入少许面粉,这样可以让它更结实一点,不容易散开。
然后将它们放到容器中,加水蒸熟,蒸的时候记得要隔水蒸,免得沾锅。 用锅铲将蒸熟的糯米饭拌开,放凉后,加入甜酒粉(如果没有可以用白酒代替)、白砂糖或红糖,搅拌均匀之后密封起来放入冰箱冷藏。
等到晚上睡觉时,就已经变得冰冰凉凉啦~早上起来挖上一勺,配上酸奶或者花生酱一起吃味道更佳!自己做凉糕非常简单,关键就是把握好几个步骤——糯米一定要煮熟,否则会夹生;拌好之后密封要严实,否则会有细菌使它变质;最后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以保存两天左右。
除了直接吃之外,还可以用微波炉加热一下,热腾腾的凉糕搭配上自己喜欢的果干,吃起来别有滋味。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放一些葡萄干或者蔓越莓干味道也不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加。
做凉糕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有:淘箩、瓦钵、洗锅(大铁锅)、甑子(蒸笼)、甑海、洗海、簸箕(竹簸箕、草簸箕各一个)、红糖、熟糯米、凉糕水(又称糯米清子,是蒸熟糯米的渗出水)。做凉糕需两个人配合操作。
具体制作方法:先将簸箕用山泉水打湿,然后放入甑海中备用。
将淘箩反复在凉糕水内浸上,沥干水后便开始装糯米饭,将糯米饭团在凉糕水内沾一下,再往浸湿的簸箕和淘箩内按顺序摆放,糯米饭团摆好后,在甑内放入洗净的甑海,舀上凉糕水,凉糕水淹过装好糯米饭的淘箩2寸左右,再用一块比瓦钵稍大的木板或竹编的“洗海”,用力往下按压,直到把淘箩内的糯米饭团压紧,压平。然后上甑,用中火蒸3~5分钟后,用竹扦从洗海中心插下,如果竹扦插得轻松就可起锅。
起锅时先提竹洗海(注意不要提木质洗海,以免浸水散烂),再提淘箩,然后将蒸熟了的“冷糕”团轻轻倒在已备好的草簸箕内(以免粘簸箕和摔坏),揭开甑海,将甑内余水舀干,放回原处(以便做下一笼时用)即可。
食用前将草簸箕里的蒸凉糕掀进刚从大铁锅(俗叫“洗锅”)取出来的沸腾的山泉水中漂洗干净(边漂洗边用“洗海”按压揉搓,将未成团的部分洗掉),然后舀进锅内煮,煮开一次舀一次洗海按压揉搓,煮开两次后舀进舀箕(铁丝饭瓢)中,舀进放有适量红糖的碗中即可食用。蒸凉糕可依个人喜好做咸味,其方法是在舀进舀箕中后加入作料(一般有熟猪油、榨菜、盐、黄豆、芽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