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丁好吃吗?
婆婆丁,学名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针),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微苦,凉,归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也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胃溃疡、降血脂、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1][2][3]。 但说到吃,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第一次知道它可以食用,应该是来自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蒲包菜》——
“这个‘蒲’字其实是个误字。这菜原叫‘蒲瓜’,可能是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倒悬的葫芦,又因为‘瓜’字与‘包’字形近,而在旧时,许多文字只有发音而无确切的书写形式,所以就导致了后面各种各样的误解。不过这里汪老先生还是错了,真正的蒲瓜应该是长这样的: 这是南瓜(Cucurbita pepo),属于葫芦科。而北方叫做蒲瓜的,其实是南方人所说的茭白(Zizania latifolia),属禾本科,和胡芦科相比,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北方的“蒲”,准确的名字应当叫蒲菜,也叫蒲棒菜。下面这张图,网络图,侵删,比较形象地表现了怎么从蒲棒中挑出蒲菜来: 《山东野菜简编》中有介绍:“春末夏初,采嫩蒲顶芽或叶片,开水焯后,蘸酱食之,嫩脆清香,为宴上佳品。” 我的家乡在胶东,春天采下嫩蒲叶,用热水烫一下,剁碎,调以香油、酱油、味精等拌料,即可食用,味道清爽,颇似豆芽,只是韧性略大一些。夏天,采摘花茎部分的蒲苗(就是我们这里的“蒲菜”),焯水后拌食或做汤均可。但是,无论蒲芽还是蒲苗,都有一股清涩的味道,需要用更多的调料来调和,否则就会嚼之如麻,咽之下腹作疼。所以平时不怎么喜欢吃野菜的人,是很难接受这种野菜的。 值得一提的是,蒲菜还是一味治病良药呢!据载,若患痢疾,可用鲜蒲菜适量,炒鸡蛋吃;若发生吐血、便血,可将蒲菜捣烂取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