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哪里好吃么?
马蹄,又称荸荠(发音bí qi),南方著名的特产之一。属莎草科植物,原产于印度,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因它形如马蹄,表皮色素中含有叶绿素而呈深绿色,所以得“马蹄”之名。 马蹄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于水底,节间短缩,颜色较深;叶片狭长扁平,基部呈鞘状且互相嵌合;花较小,白色或略带紫色,有香味;浆果球形,熟时红色。 马蹄的食用部分为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仅次于山药,是胡萝卜素的3倍、维C的6倍、维E的20多倍。
1.生津止渴 《本草纲目》云其“润肺止渴”。《本草求真》记载,马蹄“止渴解毒,明目清音,治热嗽。”故适用于肺胃有热引起的口渴咽干。现代研究证明,马蹄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急性肝炎有缓解作用。热病津液耗损、口干烦渴者食之有效。
2.利尿通便 《滇南本草》谓马荠“利小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蹄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肿、小便淋痛等症。另外,由于马蹄甘凉,还能润肠通便,可治小便不利所致的便秘。
3.明目聪耳 《本草纲目》曰“明目、醒脾气”。《日用本草》言其“治目疾。”这是因为马蹄内含有碘,碘可以刺激垂体的前列腺素,从而调节眼球晶状体的代谢功能。现代医学证实,马蹄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可以清除眼睛和大脑内的自由基,具有防治老年性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凡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耳鸣、视物模糊、高血压、失眠者适宜多吃些马蹄。
4.预防动脉硬化 美国研究发现,马蹄中的锌元素含量高,可能通过胰岛素作用,参与能量代谢及维持正常的糖耐量,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对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常吃马蹄,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
5.预防贫血 《滇南本草》载,马蹄“治一切热症。”这主要是因为马蹄含铁量较高,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吃马蹄能够起到一定的补血作用,对于缺铁性贫血者不妨适当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