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豆腐煮什么好吃?
豆腐,亦称豆腐乳或豆腐果,属药食两用佳品,据传为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发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喜欢修道炼丹,常与一方名士谈玄论道,吃斋念佛。一日与哲别(蒙古医生)谈及养生之道,哲别说;“我知长生之法,惟睡和养气而已”。 刘安问:“如此说来,你可以长生?”“可以”。 “那么,你今年高寿?”“108岁。”“你是从几岁开始养生的呢?”“50岁。”
刘安又问:“你可食肉吗?”“肉虽多脂,但每日只食一两耳!”“你可用油烹制食品吗?”“可以。不过我只吃蒸制的食品。若油炸,则只能少食。” 此后,刘安多次试验,终于制作出一种色泽红润、味道鲜美且不易变质腐坏的发酵豆制品——豆腐。
后来,豆腐经传入民间,逐渐发展成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到了南宋,豆腐在江南一带普及开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食品——“豆腐羹”。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有这样的记载:“至晚,则粥饭之后,烹茶。……有风亭月榭,别有清景,不可无鼓吹。而吹管云烟,莫妙于箫。一笛,两萧,三埙,四簧,五管,六龠。七弦,八调。九弄,十番。凡十三声,正声,傍声,急声,缓声。种种不同,各有神妙处,各有所宜者。” 其中提到的“二萧”,即是豆腐与萧。将豆腐与萧搭配食用,可以说是江南地区的一大特色。
客家人多来自南方江浙一带,这一地区的传统美食中常有豆腐的身影。不过,可能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食材不同的缘故,客居岭南的客家人在烹饪时往往加入更多的香料,从而使得菜肴更具风味。 下面推荐一道适合冬天食用的客家菜——辣椒炒豆腐。
原料:豆腐300g切片、尖椒6个切丝、蒜末适量。 调料:生抽2勺、老抽半勺、蚝油一勺、盐少许、食用油适量。
做法:1.起锅烧油,油温上升后,放入切好的豆腐片炸至两面金黄后捞出沥干备用。
2.另取一锅,倒入清水,加入生抽、老抽、蚝油、盐,搅匀后烧开。
3.随后放入豆腐块,小火焖煮5分钟,让豆腐充分入味。
4.最后放入尖椒丝和蒜末,用筷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