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怎么好吃?
我小时候,夏天晚上常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塘里摸鱼捉虾,玩到天昏地暗才回家。回家后常常因为贪玩儿,等母亲唤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已经过了很久了。于是母亲总是端出一碗炒豆子来惩罚我们,让我们边吃饭边“反省”自己的过失。 那是让我至今回味的美味,我总能把一小碗豆子吃得干干净净,连汤都不剩(这好像也在暗示我以后的节俭性格)。 那种豆子是扁的,比黄豆稍大点,表皮呈棕黄色,里面包着绿色的豆子。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种豆子叫臭豆,也叫泡青豆、毛豆。
关于臭豆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增加军队战斗力,专门从南京迁往淮安一批江西籍和苏州籍百姓,让其以军屯垦荒,开发淮阴一带。由于这些民众原居江浙,不适应淮阴的气候,因此染病很多。
朱元璋很着急,就派御医前往诊疗。但病人口中发臭,医生见无药可治,便自告辞归。朱元璋见医官无功而返,便问其故。知医官说是病人口臭之故。朱元璋令医官再试,如果病人口中再无臭味,则免其罪。
次日,皇子朱樉奉命探视患者,发现患者口内果然无臭,遂向父皇报告。朱元璋听说后大喜,命人取来一簸箩的毛豆(当时还没有大豆),让病人每日嚼食数枚,不消几日,病全好了。从此毛豆除下饭料外,还负有解毒的功能。 所以啊,臭豆原来是有来历的! 现在想起母亲那碗香喷喷的炒毛豆来,还是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