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很好吃吗?
不请自来,强答一波。 首先说为什么叫铁棍山药呢? 因为这种山药的根茎部分特别细(和土豆差不多),直径1~3cm不等,表皮颜色不深(和淮山类似),属于浅棕色或者棕褐色,看起来特别像铁棒(就是那种铁锈红)所以叫做铁棍山药;而另外一种淮山药,则是根茎部分比较粗,直径在4cm左右,而且外皮颜色偏深(深棕色或黑褐色),看起来就像一根粗木头或者电线杆。 所以从外表来看的话,铁棍山药和淮山药还是比较好区分的。 再说为什么药典上写的淮山药呢? 其实这还要从历史渊源说起!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食用山药的历史已经有至少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在商周时期,人们就有了人工种植山药的习惯。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有记载,“诸沃之野……凤皇卵,民食之”,意思是说在荒芜偏远的地方有凤皇蛋可以吃,而这种能吃的凤皇蛋,就是山药。当时人们对山药还是相当喜爱的。 而根据现代仪器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铁棍山药和淮山药,竟然有两种不同种的植物来源,一种是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而另外一种是薯蓣科薯蓣属的杂交后代。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种同属同一物种的植物,变成了不同的品种呢?
据专家猜想,可能是由于古人无意之中将两个不同种的植物种在了同一个区域,然后进行了自然杂交导致的,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其中的一个物种灭亡了,而另外一个物种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变成了现在我们常见的淮山药(即淮山东部产区那部分);而另一种则是因为形状像铁棒,并且皮色如铁锈而得名铁棍山药(即淮山西北部产区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