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卷子好吃吗?
这个答案要分开看,分“茴香油卷”和“卷卷子”。 先说后者——我从来没吃过,所以不好评价。但据我观察,它跟老北京饭馆儿里常见的炒饼、炒糕、焖面儿,以及现在正流行的炒河粉之类的东西类似——也就是用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一般是米面)混合着菜(一般是绿叶蔬菜)一起炒制的食品。这样炒出来的东西,通常都软嫩、爽滑、有咬头。 个人认为这种食品的“本尊”——即纯粹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做成的条状主食,是不好吃的。因为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本身营养价值有限,而且非常缺乏维生素,口感也很差。比如过去穷苦人家里常用玉米面做成窝头吃,现在虽然没人这么吃了,但我们常听说的“没有嚼头”“没有咬头”等形容食物的贬义词,往往是特指这类食品的,说明其本身就很难吃。 所以我个人怀疑“卷卷子”这种东西是否存在……嗯,毕竟“卷卷”二字都是形容声气的。(这里为了表示“卷卷子”这个词可能是存在的,所以用了引号,但前面“本尊”那句没引号的“没有.....”依然成立;另外,很多方言中“卷卷”的确是指“卷起来的样子”,比如“这卷子蒸得蛮好,有点卷卷的”,但这种发音和含义与这里的“卷卷子”无关)
再说到前者和“卷卷子”的区别——“茴香油卷”是用高淀粉含量的面粉掺上杂粮(一般都是粗粮,含膳食纤维较多,平时不易消化,此时反而具有易于消化的作用),调成糊状,然后摊成薄厚均匀的鸡蛋大小圆饼,放入油锅煎至两面焦黄酥脆,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半熟肉末,再用刀斩剁成夹着肉末的长方形小块儿,最后拌上香菜、醋、酱油调好的酱汁儿食用,可以认为是烤制而成的饼干。这种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肉类)、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锰磷)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口感外脆里软有嚼劲。 如果只用白面做成很薄的圆饼,放多了会发黏,不够好吃;如果只放粗粮,则会过于坚硬而难以咀嚼,也不好吃。只有把高低合适的两种淀粉含量的食物搅匀了做成薄薄的饼,才能做到外酥里软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