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汤怎么炖好吃?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啥喝牦牛汤能够御寒呢? 原因不复杂——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充足,夜晚温度降低得快。
这就使得高原上的植物、动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热量(也就是“自身体温”)大部分用于抵御白天的低温,保留在体内的热量不足,可供晚上使用的就少了,所以它们的夜间耐寒能力其实是很弱的。 人类也是一样,我们在夜晚睡觉身体会进入“休眠模式”,这个时候人体所需的能量大大减少,如果食物供应不够,身体就会动用积蓄的能量物质来维持消耗,这时候蛋白质和脂肪就会被作为燃料消耗掉。这种因为饥渴引起的冻伤,临床上叫做“低血糖冻伤”,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伤害。
而高原上生长的牦牛、绵羊等,由于生存环境温差大,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它们必须在夜间增加热量摄入,提高体内能量储备,以此增强抵抗寒冷的能力。 在海拔高温度低的地方,人们吃得多动得少,营养充分但运动不足,就容易发胖,尤其是脂肪容易堆积。而脂肪是有储热功能的,这也为它们晚间防寒保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所以啊,朋友们,不是高原上的动植物耐寒,而是它们需要高温来提供热能抵御寒冷,这跟非高纬度地区的人大量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肥胖是同样的道理。
知道了原理,再来看看如何炖一锅好喝的牦牛汤吧! 我想好喝的关键在于食材的新鲜程度和炖煮的时间。
先说食材新鲜度,我相信题主用的是新鲜的牦牛肉,那我就说说怎样判断鲜牛肉的新鲜程度。 刚刚宰杀的鲜肉表面有干燥的迹象,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不易恢复;冷冻时间超过24小时的生肉表面干燥,按压后凹陷部位不易恢复,而且有黏糊糊的感觉。
如果用刚刚宰杀的鲜肉来做汤底,那味道可是鲜到掉眉毛! 但是注意,不要用放置了一段时间的冷冻肉来做锅底哦~ 再说炖煮时间,我想好的炖煮时间应该是不超过两小时。如果是高压锅,那更省事,半小时就够了。 长时间炖煮会损失部分营养物质,而且口感也会发柴。
当然,如果你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来做锅底,我也不会反对。但是这样汤汁的颜色可能就没有那么清亮了。 如果用砂锅慢慢煨,两个小时后,汤汁乳白色,羊肉酥烂,正是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