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怎么好吃吗?
作为陕西人,我大概吃了一百次以上的凉皮子…… 夏天热得受不了的时候,晚饭不到六七点就全卖完了! 下午四点左右开始做,五六点开始卖,大概十点半就卖光了 这货这么好吃难道不应该火么!! 为啥我每次想吃都能吃到呢!! 做法超简单啊! 原料除了面粉就是水了,没有任何复杂工序哦~ · 和面·
盆里放面粉,一点一点加水,开始和 这是和好的面,盖湿布醒着~(我大概是懒人,从来不发面的) · 蒸凉皮·
这步最重要! 用大一点的容器,抹上油防粘(其实根本不用刷油,后面步骤很彻底) 把醒好的面团放到里边,上锅蒸熟(大概二十多分钟吧) 在蒸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准备佐餐小菜——黄瓜丝儿 把洗好的黄瓜用菜刀狠狠剁成细丝(越细越好),加入盐、白醋拌匀码味(这一步也可以放在和面时候一起进行,这样面就和好饧着了,特别省事)
蒸好了!取出容器,揭掉上面的盘子,哇~~~一层薄薄的面皮浮现在眼前啦~~
这就是刚刚蒸好的凉皮子,软软的,非常好剥落 一盘美味鲜香的凉皮子就做好了! 喜欢辣的可以加点辣椒油、醋和酱油,调个味道就好了 我一般连皮带汁吃了
凉皮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在我们陕西非常的常见。尤其是夏天,吃凉皮消暑解热,又非常的经济实惠,是人们的首选就餐方式之一。
小时候在农村,家里人多,也穷,谁吃了也不好意思跟家人说。所以我经常放学回家以后,先去村里的凉皮铺吃一碗我最喜欢吃的擀面皮,然后再回家,经常是还没到家凉皮就被我吃完了。
因为喜欢,就对凉皮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先是跟着自己的哥哥学习做凉皮。那时候是夏天,我哥每两天蒸一摞擀面皮,然后挑到县城去卖。我就跟着他学习如何和面,然后如何洗面,然后在大缸子里沉淀面粉中的细面筋。
等到第二天,把上边的水舀了,然后把沉淀的细面筋调好,在笼布里反反复复地过滤几遍,反复地摊开,然后才放到大笼里去蒸。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制作凉皮的基本知识。然后在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跟凉皮接触,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还把其中的一些经验用到了生活。
比如凉皮是夏天解热消暑的好食品,凉皮是由小麦加工而成的,那么小麦又该如何消暑解热呢?《本草纲目》说它“可解热、止泄、杀河豚 exaggeration 中毒”。《日用本草》说它“杀一切鱼毒”,可见小麦有非常好的解毒功效。因此,在治疗热痹病的时候,如果患者由于肝肾受损,出现血热太盛,或者湿热太盛,或者热毒内蕴的症状时,就可以用小麦来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口干口苦、小便发黄、大便干结、心情烦躁、肢体拘急、关节肿胀、疼痛,以及皮下经常出现瘀点瘀斑,并且瘀点瘀斑出现得非常迅速,可以使用我独创的“定风解毒汤”来治疗,其方剂组成如下。
定风解毒汤
桑叶25 g,菊花 20 g,防风 10 g,荆芥 10 g,蝉蜕10 g,钩藤 10 g,细辛 3 g,僵蚕 15 g,全蝎 3 9,蜈蚣 3 条,乌梢蛇 10 g,蜈蚣 10 g,薏苡仁 20 g,白术 15 g,白藓皮 30 g,地肤子 15 g,刺蒺藜 15 g,甘草 10 g,粳米 30g,小麦50g。
煎服方法:将这些药放在砂锅里,加水 1500 毫升,大火烧开,然后转成小火再煎30分钟,煎成 800毫升的药液,煎好以后去渣留汁,在吃药液的时候每次加白糖30g。煎好的药汁分3份,一日3次,每次一碗,饭后服用。桑叶、菊花、防风,荆芥,蝉蜕,钩藤,细辛,僵蚕,全蝎,蜈蚣,乌梢蛇,薏苡仁,白术,白藓皮,地肤子,刺蒺藜,粳米,都是祛风清热的药物。
桑叶和菊花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也是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常用药。桑叶还是治疗高血压、关节肿胀疼痛的药引子,菊花还是治疗痈疽肿毒的药引子。白藓皮是治疗热痹病的常用药,又是治疗肝肾热毒内蕴、痈疽肿毒、血热妄行的药引子。而甘草的作用就是调和诸药。
这个方子是专门治疗热痹病,肝肾受损又湿热太盛的那种。具体症状就是:关节肿大疼痛,尤其是下肢膝关节肿大疼痛,口干口苦、小便发黄、大便干结、皮下瘀点瘀斑出现迅速、皮肤有红点红斑而且瘙痒难忍,甚至出现疹块,为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