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菜怎么煮更好吃?
说到斋菜,大多数人脑海里闪现的都是那道《红楼梦》里的水煮豆腐。 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到藕香榭喝茶,丫鬟们端上来的是一道“蒸豆腐”。 贾母笑道:“老了,都不爱吃这些东西,今天叫他们拿过来我瞅瞅。” 刘姥姥笑道:“我们乡下人,不像城里人,都是吃的咸菜、腌鸡蛋。” 贾母道:“这样,我才爱吃呢。”说着,就舀起一勺子喝了。 ……
刘姥姥吃了酒,又吃了饭,忙忙的往老太太那里谢了一番,又要走。 贾母道:“这里风冷,你去吧,没个火炉,空手去也没个暖的。”便命人用盒子把那些糕果装起来,随意拿出来,让刘姥姥带些回去。 贾母这顿饭给的不多也不少,正是十二金钗进宫得到赏赐后,按人数分给下人的那份。 “凤姐儿想着,这话不知要串连到几个人才完,听了半日,竟有点困倦了起来,生怕说话的时候走了神儿。因忙说道:‘好奶奶,欠着别人我们可以还,这个人确是少不得的,不知道他如今做了官了没有?’” 这句话看似在问“贾府的管事婆子”,其实是告诉读者,薛宝钗当年送的那些燕窝根本没起作用——贾府的下人们依旧“唇焦口燥”(宝玉形容袭人)!
“鸳鸯道:’这会子劳什么神?我不怕臊,你倒问问他!’” 贾母听说,笑道:“倒是你问问。”一面说,一面便吩咐人去请。 这个管事婆婆一出来,就摆出了要吃人要骂人的凶样子——“我告诉你,别叫我生气。” 贾母笑道:“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比我明白才是。” 可巧这婆婆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一辈子没见过大的世面,做不出花花肠子来,虽然生得丑陋,却为人极好。 她一听贾母和凤姐儿居然肯赏自己一块肉一块豆腐,高兴极了,赶紧接了回去,让媳妇儿子都尝点滋味。 这道菜在曹雪芹的原稿中并没有写出名称和制作方法,是因为作者没有想到刘姥姥会喜欢这种味道么?还是觉得写了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没有人看过类似的做法? 总之,如果题主喜欢吃斋菜的话,不妨做个聪明而善良的姑娘(像贾母一样);如果喜欢恶趣味,也可以做个愚蠢而凶恶的婆子(就像那个管事婆婆一样),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机会,体会不同口味的乐趣,也未尝不是件美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