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蒸龙虾最好吃?
小龙虾(拉丁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别名红螯虾、淡水龙虾(台湾称泥鯭鱼)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拟水蛰科,是一种水生保护动物。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上世纪30年代由日本引入我国,现在广泛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其适应力强,喜污秽,爱钻洞,食性杂,除了藻类和细菌外,还可以摄食各种动植物残渣和有机碎屑等,在自然条件下,除有毒植物和盐碱水域外,几乎无所不吃。由于繁殖力旺盛,生物量较大,又是偏肉食性的动物,故对其它水生生物破坏性较强。 目前国内的小龙虾养殖多采用人工投喂方法,一方面可以控制它们的饮食,避免污染水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成本。但人工饲料的摄取量很难把握,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小龙虾的品质。所以市面上一般的小龙虾要么瘦小,要么口味过重。那如何能吃到鲜嫩、原味的小龙虾呢?我总结了一下几个要点。
1.清水养。要吃到新鲜健康的小龙虾,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清”、“鲜”。所谓清,就是指饲养小龙虾的水一定要干净。放养前做好消毒工作非常重要。所谓鲜,指的是捕捞后短时间内运送到达,以保证口味。
2.荤素搭配合理。目前市面上的小龙虾有全素和小荤两种,即全是蔬菜或者全是肉类。其实无论是野外捕获的还是人工养殖的,荤类食物中的蛋白质都会有一定量的腐菌,纯肉的食物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其不好消化。所以建议搭配荤素比例1:9的饵料。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不至于过于油腻或单一时引起消化不良。
3.定时定量的喂食。每天固定时间定量喂给小龙虾食物,让它形成条件反射,到点按时自己觅食,这样可以防止吃得太多而发胖,也可以减少因饥饿而自相残杀。
4.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也是防止小龙虾生病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讲,水温较低时,小龙虾体质较弱,容易患病;温度过高(超过30℃),也会造成它新陈代谢过快,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夏季是防治小龙虾患病的重点时期。要及时更换池内的老化水,注入新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同时避免日晒,保持通风,降低温度,以免小龙虾中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