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腹肉好吃吗?
作为一个在内蒙生活过很久的四川人,我对于牛肉各种部位的评价可能和题主期待的有所不同……在我眼里牛肉的不同部位就像不同种类的蔬菜一样,只是烹饪方式上有差异,本身风味其实区别并不大(这里说的是新鲜牛肉,卤过的、烤的、酱的都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
比如腱子肉,我在内蒙吃到的腱子肉是放在锅里煮的很烂很小块,然后连汤带水一起舀在碗里,就着蒜泥蘸水一口咬下去,软烂的口感,丰富的胶质,扑鼻而来的香味,现在想起简直口水直流……但回到成都之后我又吃到很多用高压锅或砂锅慢慢炖了整整一天的腱子肉,用筷子轻轻戳一下就能戳穿,这种嚼劲我觉得比软绵的面条可口感丰富太多了!
再来谈谈腰臊,这是我个人特别特别爱吃的部分,可惜在外面的馆子里基本上不会点,因为我发现大多数餐厅做这个都会犯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猪最外面的膜(也就是五花肉皮的那层白色油脂部分)用火燎掉,然后将肥瘦相间的部分和葱姜一起放进锅里炖煮,直到肥肉融化为汤汁,瘦肉也吸足了味道变得酥嫩可口。
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炒?在我的菜谱里用油煎和油炸的方法处理的食材比例相当少,因为用油量是非常难以控制的,多做一步就多消耗一些油,多消耗一些热量,我坚持的原则就是能不放油就不放,如果非得放,那就只放非常少的橄榄油或者山茶油这类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所以在我看来牛肚、牛腩、牛腿这些部位只要调料放对了,做法基本都是成功的,而牛舌、牛心脏、百叶这些部位只要操作得当也是别有风味的。 至于牛肉身上最不好处理的部分——牛头皮和牛屁股上的那一块肌肉叫“外痔”,我反正在做菜的时候是不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