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大的好吃吗?
小时候在青岛,每年春季都要和小伙伴到胶州湾捞蛤蜊、抓梭鱼。 那时候没有污染,退潮时海边很多。特别是红岛大桥下面,有一片滩涂,涨潮时能淹没,退潮后露出,是一大块淤泥,里面有很多小洞,洞里住着刚刚孵化的梭鱼宝宝(好像叫异尖虫)。一大片区域,我们用锅铲翻过来过去,经常能抓到好多。
等长大了在外面学习工作,就很少有机会回去。虽然也有很多机会吃到梭鱼,但总觉得不是那个味道了。今年寒假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迫不及待地想去吃顿梭鱼。然而,回到青岛却发现,胶州湾变成了海水浴场,红岛变成了红色岛屿。到处是被泡沫塑料包围的鱼池,却再也见不到以前退潮后可以步行到达的海边。
听说,为了阻止海产品养殖向海里蔓延,从2013年起,青岛市就开始拆除沿海的渔棚。现在整个胶州湾都在搞生态修复,建设滨海湿地,建起防海浪的堤坝。 听说,为了修复胶州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钱。
我看着网上的图片,心潮澎湃,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 可是,对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来说,最怀念的却是被拆除的渔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