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糊糊怎么做好吃?
我猜你说的糊糊是杭州那边的做法,因为“糊”字带个“胡”,而“糊”在普通话里是个名词;但在杭州话和绍兴话里,“糊”读作hu2,是动词,所以“糊”应该写做“葫”,这个词的意思是“把东西弄成糊状”。 比如“豆腐葫芦汤”,就是把豆腐煮得很嫩很滑,像用勺子舀起来能够呈透明状的糊糊一样(当然,实际上不会像舀起来的蛋黄那样嫩) 又比如“藕糊”,就是藕打成糊糊的样子 再比如“肉圆子烧海带结糊糊”或者“红烧肉烧面筋塞肉糊糊”,意思是把这些原料烧得软绵绵的,如同煮得很烂的糊糊一样。 而如果你说“我要喝碗鱼丸糊”,在杭州或者绍兴可能就有问题了——“这鱼丸咋熟的呢?!没看见鱼肉啊?!”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要喝鱼汤了”——鱼丸子烧的汤,而不是鱼丸子烧的糊。
回到正题——虾米糊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要做的是将虾米用清水浸泡,直到完全软化。 然后,在锅里倒进适量水,烧开后,放进泡软的虾米,再次煮开以后,调至中火慢慢熬煮。 期间不断撇去浮沫,直至汤汁呈奶白色。 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少量面粉、土豆淀粉或糯米粉,调成比较稀的糊状,然后调入适量盐,搅拌均匀后,倒入已经烧开的锅内,不停搅拌至熟。 如果喜欢口感更软糯一些,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适当加点冷水进去。 完成了!一碗香喷喷的虾米糊就做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