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性辛、微温,入肺、脾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二者合用,具发汗、解表、散寒、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风寒之邪所致咳喘。

生姜:性辛、微温,入肺、脾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二者合用,具发汗、解表、散寒、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风寒之邪所致咳喘。
天麻有平肝息风、止痛、通络、益肾填精等药用功能,是中医治病和养生的常用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神疲乏力及神经衰弱等症,还可预防中风、冠心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其实番薯和大米一起煮,功效倍增哦!中医认为,红薯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润燥长寿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每100克番樱桃中就含有铁元素1.7毫克、维生素C150毫克、胡萝卜素1800国际单位、140微克β胡萝卜素(相等于20毫克维生素A)以及丰富的纤维质。其中铁质是所有水果中最高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都是人体非典型抗氧化营养,而铁质则是构成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
产妇吃家常菜的原则是营养全面、均衡,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注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产后进补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对症”进补,不要盲目选择。根据中医理论,产妇多分为下面这些类型:1、气虚型:平时说话无力气,在床上坐一会就会觉得胸闷、气短,无法坚持过久。
牛脚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脂肪,钙,磷,铁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牛脚具有补脾胃,强筋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身体瘦弱,病后虚羸,产后血虚,脾胃虚弱,腰膝酸软等症状。牛脚有温补身体的作用,能够强筋健体,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作用,还能够减少细纹的产生,润泽肌肤。
皮皮虾全身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虾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食品,虾壳可以入药,有祛湿抗毒,利尿祛痰之功效。特别是皮皮虾肉含有丰富的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还可与心脏的调节中枢——迷走神经的乙酰胆碱相互作用,从而具有镇静神经的作用。
乌鸡黑豆汤做法并不复杂。把黑豆洗净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冬天10小时左右,否则不容易煮烂),放入加了水的高压锅。乌鸡洗净,斩块,入沸水锅中汆出血沫,捞出冲洗。把汆烫后的乌鸡放入煮黑豆的锅中,再加入几片生姜,大火煮沸转小火炖3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焖5分钟后即可。
准备材料:粉干200g、猪肉100g、小河虾100g。具体制作步骤:第一步:将粉干泡到温水中泡3个小时左右。浸泡的时候中间可以换两次水。将猪肉切成切丝,河虾泡在水中多次搓洗沥干水份备用,锅内放油放入虾米炒炒将虾米的香味炒出来再放入肉丝翻炒。再放入生抽翻炒。
蜂巢既是蜜蜂储存蜂王浆、蜂蜜、花粉等的食物仓库,又是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场所。因此,蜂巢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很好的药食两用的资源。蜂巢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蜂蜡和蜂胶。传统中医认为,黑蜂巢味甘、性平,无毒;黄蜂巢味苦、性寒,有毒。
功效功用山草龟:能益气滋阴,清心补血,《本草纲目》就有以龟肉补阴血的记载,古方中的龟板就是用的山草龟,在此入汤能与蛇相配起到更好的滋阴补虚作用。 鸡:能固本暖中,益气补虚。 沙湖鸭:性平味甘,能补气养胃,清热消水肿。做法:将猪瘦肉洗净,焯水备用。 蛇身剁大块,加姜片,用沸水烫泡去腥味。
材料:手擀饺子皮、鲜虾仁、猪肉馅、马蹄、葱、姜、盐、糖、鸡精、胡椒粉、生抽、料酒、猪油。做法:1、鲜虾去壳去虾线,剁成虾蓉。2、马蹄去皮切成细小的颗粒。3、猪肉馅加料酒和生抽腌制五分钟。4、猪肉馅加切好的虾蓉,加切好的马蹄碎。5、加葱姜末和猪油。6、加盐、胡椒粉和鸡精。7、顺时针搅拌馅料,直到上劲。
嗬叶,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峨山木姜子的茎叶。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疏散风热,清热化痰之功效。常用于时疫痧子,麻疹不发,咳嗽痰粘。夏、秋季收集茎叶,除去残根,晒干切碎。茎节膨大,暗紫色,节上具细根残痕。
散结的食物有海带,海藻,木耳,牡蛎,丝瓜,芋头,夏瓜,赤小豆,橘饼等。海带味甘咸性凉,具有软坚散结,清热利尿作用,适用于瘰历。瘿瘤结核,痰肿,脚气水肿,热痢,痈肿疼痛等病症。海藻性味咸寒,能消痰软坚,主瘿瘤,疝瘕积聚,泄痢,疮痈等症。
茉莉蜜茶具有疏肝解郁、淑理气血功效,它能够调节消化系统,润滑肠道、通便利水,其中的铁化有利于补血,起到美容护肤、润喉、解热的作用。蜂蜜和茉莉花皆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功效非常全面。长期饮用茉莉蜜茶,能使皮肤红润,保持肌肉的弹性,增加抵抗力,美容和养颜效果十分显著。
鸡油菌烩西兰花材料:鸡油菌150克、西兰花1棵、青椒红椒各1个、洋葱适量、蚝油1大匙、盐和胡椒粉适量。做法:1、鸡油菌洗净撕开,下开水锅中焯烫二十秒过凉,洋葱青椒红椒切丝。2、热油锅,炒香洋葱青椒红椒,下鸡油菌炒匀,加入一大匙蚝油,下西兰花炒匀,调盐,胡椒粉出锅。
1、补脾,肺肾之阴,除痰红鲤鱼,能清热补虚,行水,健脾,益肺,养肝,除痰,下气。,可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水肿,脚气,脱力劳伤,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皮疹等病症。
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虚热不退、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劳嗽咯血、呕吐逆满、大便燥结等。现代研究表明,玉竹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还具有降血脂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玉竹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以及抑菌作用。
做法:取鲜姜50克洗净后切成丝,大米100克淘净后用冷水浸泡两小时,放入锅中加水煮粥,熟后加入姜丝,再煮沸3分钟即可。功效:鲜姜味辛、性微温,有发散风寒、温胃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风寒感冒、腹痛、呕吐等。
生津止渴取甘草10克、乌梅50克,加水适量,煎10分钟。然后,加入20克冰糖,再煎5分钟,代茶饮用。此茶甘酸敛润,具有良好的生津止渴作用。对夏季烦渴、咽干喉痛、食欲欠佳者尤为适宜。醒酒护肝取乌梅5枚,青皮5克,加250毫升沸水冲泡5分钟,代茶饮用。此茶酸辣芳香,具有行气止痛、疏肝和胃之功。